Taiwan China and Hong Kong ' Movies
13/11/03
 
華語電影:中國大陸電影歷史、政策與產業 (綱要)
一、 大陸電影歷史變革、意識與影響

1. 三○年「探索電影年代」

背景:經濟凋零戰爭紛亂、電影西方而東方、舊戲曲與文明戲、商人與知識分子的糾結

發展:1931年-1935年默片與有聲片共存(有聲系統建置昂貴)

觀眾:上海和大都市為主的觀眾

意識:藝術原創性/憂國憂民思想/樸素階級意識

演變:二○年代的「戲人電影」→三○年代的「文人電影」

作品:《神女》吳勇剛、《馬路天使》袁牧之、《桃李劫》應雲衛

分支:左右分支(左派電影:社會目的、強烈的政治目的;右派電影:電影即娛樂)

片廠:明星,1922年-1937年(3180部)、聯華,1930年-1937年(85部)、藝華1932年-1937年、電通1934年-1935年(4.5部)、藝華,1935年-1942年(50多部)、天一(上海),1925年-1937年→邵氏(香港)。“1937年日軍進駐上海” 。


2. 四○年「孤島電影與國防電影」

背景:1937-1941年,中國被各國分割,租界地時期,日本無法順利進入中國。
   1941-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事件,日本開始侵略中國。

發展:淪陷後電影分成﹕前方(上海):孤島電影(租界地)﹔
           後方(重慶、成都):國防電影,新聞紀錄片背景

意識:1937-1941年,張愛玲「孤島電影」(上海):鴛鴦蝴蝶派。被視為無時代感、庸俗的,給小市民看的「逃避主義」電影。相對於,魯迅、巴金、柯林:主張為政治性的提倡愛國、進步電影。
   
演變:(1)40年代進入更進步的觀念,如《小城之春》。
   (2)45年後,左右派出現更精采的電影,更負政治性批判。共產黨的片就此真正出現。
  如:《一江村水向東流》(強烈批判性使得民眾對國民黨信心瓦解)

片廠:文華,1946年-1953年(21部)、中影(上海華影、北京華北),1945年-1949年(38部)。

滿映(日本人接收長春)﹕專拍侵略電影,把所有精英集結拍攝,以拍攝非政治言說,民族主義為主的電影→
            「東北電影製片廠」(1946年10月1日為中共接收)。


3. 五○年~文革

背景:(1)在中共政策下先後改造成電影公私合營企業,轉為國營性質。
   (2)1957年「反右鬥爭」﹔1958年「大躍進運動」。

發展:把40年代的中國美學更加發揮(寫實、社會主義)。50年代的電影呈現“新中國”氣象,電影
   內容展現大家都很快樂、詳和。不過,電影是屬社會代表性而非獨立、個人式,尚失第三世
   界的批判性。

意識:中國的電影工作大量學習和受到前蘇聯的影響,大批翻譯出版蘇聯的電影劇本和著作。   

演變:公營國家製片場與生產成為中國大陸電影工業重要指標。同時,中國美學的意識化,題材和
   風格等方面也比較多樣化。

作品:1962年-1964年《阿詩瑪》、《甲午風雲》、《楊門女將》、《舞台姊妹》、《紅樓夢》等。
   
片廠:這時期,大陸開始建立本地的電影片廠,陸續籌建。到了1957年底,中國大陸已在全國14
   個省和自治區建起發行放映系統,在北京成立「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人才培育:1957年成立「北京電影學院」


4. 樣板文革(1966年–1976年)

背景:江青和林彪提出「文藝黑線論」,電影被全面批判與改變。

發展:1966年-1972年,「四人幫」對大陸電影事業的破壞與改變,全國7年內沒有生產一部劇情片。

意識:角色二元模式、刻版的教條和刻版的政治意識(敘事、角色、美學)、融合東西方的改良電影、高度民族主義色彩

演變:「樣板戲」成為文革時期代表性的電影。

作品:1970-1972年集中拍攝,改良京劇和舞劇,包括《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智取武威虎山》、
   《紅燈記》、《沙家濱》、《奇襲白虎團》、《海港》、《龍江頌》、《紅樓夢》等。


5. 1976年–1984年

背景:七、八O年代之交,現代化、改革潮、第五代欲出的衝擊
 
發展:第四代美學(經歷文革,被犧牲的一代)

意識:第四代的傷痕電影與新通俗宣傳。文化反思、歷史尋根的使命感。

演變:逃脫大合唱式的樣板藝術,不如紀實美學那樣鮮明。轉為通俗版人道主義的社會理想。

人物:謝晉、黃建中、吳天明等。

作品:《天山傳奇》、《青春祭》。《大班》、《敦煌》、《末代皇帝》、《太陽帝國》。


6. 1984年–1990年

背景:八O年代,中國大陸的歷史/文化反思運動。

發展:第五代美學(中央vs邊緣)、走向世界影展。

意識:第五代為個人的“震驚體驗”尋找到一種歷史經驗表述。

演變:媒體大革命與分化促使「電影」一詞有了新義及使用方法。

人物:陳凱歌、張藝謀、田壯壯等。

作品:《一個和八個》、《黃土地》、《孩子王》、《紅高粱》、《盜馬賊》


7. 1990年之後 

背景: 全球化與本土化市場的加劇。

發展:(1)九O年代初的「主旋律」電影。商業化的「娛樂片」電影。第六代的「地下」電影。
   (2)錄影帶製作、發行、放映網絡。
   (3)通過合拍、協拍進入大陸市場的香港。
   (4)電影企業改變重組(全民所有制→股份制;事業福利型→產業經濟型)

意識:第五代-全球化商業資本與市場票房。
   第六代-無名化的大都市和「後工業社會」的人流突顯。

演變:第六代涉及著九O年代脫離官方製片體系與電影審查制度、以個人集資或憑藉歐洲文化基
   金會資助拍攝低成本故事片的獨立製作者。

人物:王小帥、婁燁、賈樟柯、王超、余力為、張元等。

作品:《十七歲的單車》、《冬春的日子》、《北京雜種》、《青春祭》等。


二、 大陸電影法律、管理體制和產業發展

1. 大陸電影法律

(1)電影法制創建時期(1949-1966年)

(2)電影法制建設遭到破壞和停滯時期(1967-1976年)

(3)電影法制建設恢復和發展時期(1977年至1991年)
–文化領導電影時期1977年―1985年
–廣播電視電影部領導時期1986年―1991年

(4)大陸加入WTO後(2001年12月11日)


2. 大陸電影事業管理體制

(1)中央宣傳部(行政領導的實權)、廣播電影電視部(1986年1月成立,最高執行單位)

(2)電影局、上海市電影局、八一電影製片部

(3)文化部(地方上的電影院和放映單位)

(4)電影製片廠

(5)人才培育

(6)重要電影獎和電影節–
「百花獎」(1962年)、「金雞獎」(1981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1986年)、「長春電影節」(1992年)、「上海國際電影節」(1993年)、「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1994年)。


3. 大陸電影產業發展概況

(1)大陸「合拍片」–「中製公司」(1979年8月成立)

(2)關於中外合拍的模式、關於大陸開放境外片。

(3)關於電影機制﹕影片銷售市場、影片發行渠道、影片結算價格、影片出口。

 
本站蒐錄個人兩岸三地華語電影閱讀暨研究筆記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