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China and Hong Kong ' Movies
13/12/03
 
錯過:華語電影歷史研討會
本活動由國家電影資料館主辦,希望為華語電影歷史研究提供更為宏觀
 的視野,邀集資深大陸中國電影史權威程季華、《當代電影》主編張建
 勇、北京電影資料館研究員朱天緯、《香港電影80年》作者余慕雲、《
 殖民下的銀幕》作者三澤真美惠與台灣電影學者黃仁、黃建業、李泳泉
 等各地華語電影歷史研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議題包括《現象與詮釋—
 —華語電影史學方法論的變化》、《禁忌與誤解——華語電影歷史中的
 滄海遺珠》、《回首來時路——華語電影的黃金時代》等。
*活動時間:2003年12月11、12日
*活動地點:富都飯店401會議室
*參加方式:限電影專業人士或相關科系師生,免費入場,請預先報名,
      額滿為止。
*詳情請洽:02-23929941林先生、李小姐,02-23924243薛小姐

 
片名:荊軻刺秦王 Assassin

觀看日期:2003/12/13

推薦指數:★★★★

導演: 陳凱歌
總製片: 高秀蘭(日本)
演員: 鞏俐 、張豐毅、李雪健、孫周、呂曉禾 、王志文、陳凱歌 、趙本山

投資:日本Nippon Harold公司井關先生、澳洲保險公司、銀行貸款

出品地區:中法美日
出品年代:1998

延伸閱讀:

1. 焦雄屏 (1998)。〈談《荊軻刺秦王》我要恢復古代人物的美感〉,焦雄屏(著) 《風雲際會:與當代中國電影對話》》,頁117-121。台北:遠流。

-->這篇雖然短短6頁,但在次讓我感受到陳凱歌言談風采,這位豐富內含的第五代先鋒導演。陳凱歌從小即出生在電影的環境,父親是北京電影場的名導演陳懷暟。陳凱歌1966年正值初一(13歲)時遇到文革,下鄉.加入解放軍.後行走邊疆,隔了十年,1976(23歲)回到北京電影洗印廠工作,1978年(25歲)考進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82年畢業。


2.焦雄屏(編)(1990)。《電影.中國名作選2:黃土地》。台北:萬象。
3.焦雄屏(編)(1991)。《電影.中國名作選8:邊走邊唱》。台北:萬象。
4倪震(2000)。〈陳凱歌:中國歷史文化的闡釋者〉,楊運嬰(主編)《華語電影十導演》,頁155-207。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5.楊運嬰(主編)《90年代的第五代》,頁251-306。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鴿子飛走了,鴿子飛走了,我這才明白,世界上總有些什麼,是不變的。.....拍《霸王別姬》時我自覺有一種不可知的力量操縱著。我覺得我把對北京的理解,老北京留給我的東西全拍進去了。拍完後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張國榮、程蝶衣跟我告別,我在夢裡掉眼淚了。.....對父親的了解是從"文化大革命"開始的。.....上幼稚園時,我跟梅蘭芳的孫子"梅潤平"是一個幼兒園。父母那時忙,總是梅家阿姨把我們一快兒先接回梅家。我晚上就在他們家吃飯,梅家有幾件是吸引我,一是他們家有電視,蘇聯給的。第二他們家貓多....。再來就是梅先生早上起來舞劍......。.....1965年9月1日,我進了北京四中。....在這所學校,有相當一部分是黨政軍官高級官員的孩子.....。....文革中,我吃過苦,我看別人受苦;我也曾使別人受苦。我們是群氓中一份子。....父親被文革時,他的頭銜是"國民黨份子 歷史反革命 漏網右派",人群中響起打倒的口號,我也喊了....。....我突然覺得此刻我我很愛這個陌生人,我是在試著推倒他的時候發現這個威嚴強大的父親原來是很弱的一個,似乎在這時他變成了真正的父親。....可是我只有14歲,但是,14歲,我已經學會了背叛,這是怎麼回事?

...後來,人們常問我是怎麼樣做起電影的,我竟茫然。細想才明白,那是因為我曾以看電影的方式看過書,知道這件事的可愛。。...."知識青年道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這個號昭發表於1968年12月。從此後十年,總數2000萬以上的青少年從大小不同的城市走向農村。....《孩子王》(1987年)是我拍得最真誠的一部電影....。
12/12/03
 
主題:錄影帶研究
主題-錄影帶---研究

大眾為甚麼要看錄影帶(1983)
書名/篇名:大眾為甚麼要看錄影帶
期刊名:票房
作者:票房雜誌社
出版社:票房雜誌社
出版年份: 1983

--------------------------------------------------


電影﹑電視﹑錄影帶的相互褻瀆關係(1987)
書名/篇名:電影﹑電視﹑錄影帶的相互褻瀆關係
期刊名:長鏡頭
作者:李幼新
出版社:長鏡頭雜誌社
出版年份: 1987

--------------------------------------------------

變動中的影片與錄影帶(1988)
書名/篇名:變動中的影片與錄影帶
期刊名:「第一屆電影電視錄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陳清河
出版社:中華民國視覺傳播藝術學會輔仁大學
出版年份: 1988

--------------------------------------------------

電影院淪為錄影帶廣告(1990)
書名/篇名:電影院淪為錄影帶廣告
期刊名:天下雜誌
作者:焦雄屏
出版年份: 1990

--------------------------------------------------

錄影帶生態變革,專櫃經營時代來臨(1995)
書名/篇名:錄影帶生態變革,專櫃經營時代來臨
期刊名:聯合報22版
作者:徐正棽
出版社:聯合報
出版年份: 1995

--------------------------------------------------

國片票價可望調低,片商公會決議錄影帶延後發行(1997)
書名/篇名:國片票價可望調低,片商公會決議錄影帶延後發行
期刊名:聯合報26版
作者:徐正棽
出版社:聯合報
出版年份: 1997


 
主題:電視電影
小唐老師提出幾個很棒且有意思的主題,是近期阿泰努力求知,初探尋知的了解資料/書籍。

主題-電視電影--研究


書名/篇名:電視電影
期刊名:大特寫雙週刊
作者:陳柏生
出版社:大特寫雙週刊
出版年份: 1977
--------------------------------------------------

書名/篇名:電視電影技術研究
作者:陳清河著
出版社:合記出版社
出版年份: 1987

--------------------------------------------------

書名/篇名:電視好萊塢與「電視電影」發展史
期刊名:電影欣賞
作者:DOUGLAS GOMERY
出版社:電影欣賞雜誌社
出版年份: 1988

--------------------------------------------------

書名/篇名:大陸傳媒新範式的形成與發展─電視電影業之個案初探
期刊名: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
作者:黃煜
出版社: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張榮發基金
出版年份: 1995


 
電影研究與電影創作之間...
近日,我重新省思自大學以來接觸電影相關課程,至今(研究所)繼續窺探摸索電影...。對於電影研究與電影創作兩者之間,彼此是否一定需要有所共鳴?或作品本有各自解讀?做了一番省思。

今天,在焦老師課堂中,被提了出來。焦老師的回應不超出所想,清楚舉出兩者之間事實上,是可彼此分開各自論述。她有力的指出幾個觀點,發人省思(1)Intentional fallacy:創作者本身對於自己的作品,不能排除其可能撒謊的可能;甚至作者在詮釋己身作品時,也可能有說不清楚,自求解套的答案出現(2)Historycal fallacy:再者,作者與作品本身,兩者的歷史與社會脈絡的關係是,作品可能超越作者的。

以上兩者,我們或許可從作者意圖(向)取得參考的資訊或解釋,但並不代表可以全然引用視為解答,畢竟,作者和研究者兩者的閱讀方式不同,兩者的閱讀與分析必然不會有完全相同的答案出現。然而,作者與作品關係為何?避免不了去深究了解,但也非唯一解讀作品的方式。

電影學術與電影創作之間本是區隔,各自表述論析。國際學術會場中,我們不會見到創作者本身被邀請入列,乃基於上述所說的兩點(意圖謬誤論和文本多意等)。此點解釋應可以理解。然而,電影學術研究與電影創作者是否即出現沒有交流的空間呢?事實上,本身即可為兩個獨立的空間的論域(學術歸為學術;實務歸為實務,兩者可不相干為事)。然而,台灣學術研究者,卻迥異於國外電影學術的情況,經常是一批學者被視為專家得以領導或指導(政策法規或其他)電影,使得電影學術與產業接近性高,使得很多學者本身對電影研究(特別是產業和政策上)是疏離或粗糙化,與市場脫離或解讀謬誤的表面,使得荒腔走板的論述經常出現,但這些學者卻影響著台灣電影生態發展。

我本希冀,創作者與學者有一論述交流的空間,以拉近彼此台灣”早已變形依存”的關係。此鑿基於台灣本身學術與電影創作並非如國外各自有一空間。

然而今天台灣的情況是,學術深深滲入實務界(或學術研究者的視角是文學.文化切入,卻為扭曲轉化變質為產業操弄的台灣電影政策模式),多數研究未對電影產業無助於事(兩者本可彼此有其論域,然而當電影研究涉入電影產業時,若又錯誤擺出,將使台灣電影更陷惡化或四不像。經常所見情形是,不斷批評台灣電影弊病現象,研究卻是無濟於事的添上一筆對現象所做的錯誤詮釋及解讀),甚至簡單化或表面化的謬論,顛倒了我們釐清”事件”本身的關鍵主因,被習以”玩弄”文字的學術藝術,給導入一錯再錯的敘述脈絡之中,掉入無底深淵裡頭,爬不出來。

至於電影創作或電影工作者,則因國際視野的欠缺性,粗暴的政治正確為台灣習慣的第一考量,加上雜論無章的電影政策制度徹底扭曲,多重環環弊病相扣之下,無知的媒體又以聳動不關己事的心態狂加報導,讓整體台灣可說更陷深淵。

可悲之餘,再重新想電影研究與電影創作,各自彼此之間在台灣情境底下,是沉重且可悲的。

PS1:中國政府與法國已於本月協議,將於明年(93年)六月,中法之間有新的電影法規促進彼此合作的關係。中法共同製片的模式,將是可繼續追蹤的焦點。

PS2:香港被歸為中國內地,已無中國對外片限額問題,近幾個月,如何去訂定”多少投資比率”歸屬中國?投資比率和人員等比率問題,將是必須關注的焦點。


07/12/03
 
本週電影足跡(12/01-12/07)
本週電影足跡:

(1)12/1~12/5

訊息:Discovery 亞洲電影特輯(武俠片 / 功夫片 / 美女如雲在邵氏 / 黎民偉 / 成龍)
進度:已看其中二片,武俠片 / 功夫片,其餘待補看,已錄製拷貝程錄影帶。


(2)12/03

好讀:焦雄屏1998-2003,《世界電影》專欄文章影印和整理完畢。
進度:多已閱讀,然部分細節需再自我補充,以加強對事件脈絡的掌握。


(3)12/05

片名:紫蝴蝶 Purple Butterfly
進度:觀看日期2003/12/04 (金馬影展)


(4)12/07

閱讀:台灣電影觀眾觀影模式與電影映演市場研究:1980—1999
進度:第一次閱畢


(5)12/07
片名:香港有個荷里活 Hollywood Hong Kong
進度:觀看日期2003/12/07

 
主題閱讀:台灣電影觀眾觀影模式與電影映演市場研究:1980—1999
閱讀日期:2003/12/07

來源網址:台灣電影資料庫

主題:台灣電影觀眾觀影模式與電影映演市場研究:1980—1999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計畫編號:NSC 89-2412-H-004-004

執行期限:八十七年八月一日至八十九年七月三十一日

研究主持人:盧非易 feiilu@nccu.edu.tw

研究助理:魏玓(行政與資料蒐錄)、張煜麟(系統結構與統計)

李雅惠(行政與資料建構)、郭政倫(系統結構)、侯季然(資料建構與統計)

黃惠蓮、周世啟、陳惠善、卲子儀、樊誌融、謝靜怡(資料建構)

系統諮詢:高一統(大同工學院)

資料提供:台北市影片商業同業公會

計畫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研究摘要 :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台灣電影觀眾觀影的消費行為模式、(二)台灣電影映演市場的集中度、(三)台灣電影映演市場的權力與利益結構。

研究的時間範圍從一九八0年開始,迄一九九九年,全程計二十年。就此時間歷程,本研究分別探討各年、各十年、總二十年之:(一)觀眾觀影曲線與觀影模式、(二)台灣電影業之影片、發行商與電影院在市場佔有率上的集中程度、(三)台灣、香港、好萊塢、與其他外國影片在映演市場上的權力與利益分配結構。

至於確切的研究項目,在(一)觀影消費行為模式方面,本研究根據二十年映演市場之實際數據,推算以下幾種重要的電影產業指數:(1)全年觀影曲線(Normalized weekly fluctuations in film attendance)、歷年觀影人數變遷(2)中外影片之全年觀影曲線與觀影人數變遷(3)一週間各日觀影比例。在(二)集中度方面,參用20/80集中度定律,計算以下幾種指數:(1)各影片獲利(售票數)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CRN)、(2)發行商獲利集中度、商品(發片量)集中度(3)電影院獲利集中度。至於(三)市場結構方面,統計分析台、港、好萊塢、外片在映演市場的權利操作與利益結構,包括:(1)映演影片數量、(2)觀影人數比較、(3)票房佔有率、(4)單片平均票房佔有率、(5)平均映演銀幕數量比較、(6)平均映演天數比較、(7)各外片國票房佔有率比較、(8)美國八大公司票房佔有率。

上述研究,總計整理了20年、444,865筆資料、約2千3百萬文數字,並分析成177種統計指數圖表。全部成果均已製成網路資料庫,供電影業經營運作、學界評量與政府制訂產業政策時之參考。網址:http://cinema.nccu.edu.tw



關鍵詞:台灣電影、電影經濟、電影映演、觀眾行為

-------------------------------------------------------------------

註1:本研究詳細紀錄"台灣電影觀眾觀影模式與電影映演市場研究:1980—1999 ",本研究為日後台灣研究電影經濟時之重要數據。

註2: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93年,外片進入台灣在映演.拷貝方面似乎不受限的滲入,致使今日國片觀影人數已不到百分之一。

註3:本研究讓阿泰近日構想以兩岸三地,一個亞太區域經濟概念的電影體系為出發,討論1997(香港回歸)-2002(臥虎藏龍後),此區間兩岸三地電影"從在地走向全球"作一探討,企圖找出台灣、香港、大陸三地,發展趨勢、競合模式。

註4:續註3,在魏玓於11月在聚焦台灣電影研討會中所發表一文,題為: 從在地走向全球:台灣電影全球化的類型初探,其中以《上海花》.《臥虎藏龍》.《雙瞳》三部電影.從在地走向全球,初探試著去歸類整理台灣電影走向全球化類型的形式,並提出最終台灣電影可行的出路。本研究是一概略性初探的研究模式,可參考但未建備。

註5:續註4,阿泰構想以1997-2002,計6年,台灣、香港、大陸三地各年度以自製或出資模式所出品的電影,作一兩岸三地整體電影工業"從在地走向全球"比較探討,進而找出發展趨勢和競合模式。

註6:續註5,如何篩選?以該年度國產電影前三名票房為樣本?還是系統整體全部影片之類型,再找出代表性的作品?

 
主題閱讀:陳果 Fruit Chan

《香港製造 》的劇本,為了能夠開拍,他在參與拍攝其他電影的時候搜集攝影組用剩的底片,
(這些底片最長不過二至三百尺,有些只有一百多尺,一般都當廢片扔掉),陳果一共存集了
八萬多尺,再向親戚 朋友 籌集了八萬美元,與夥伴組成了無薪攝製組,從愛好電影的業餘演員
當中選定角色,陳果就這樣用有限的資金拍攝了他第一部獨立製作的《香港製造》。

1997年,《 香港製造 》 震動了香港的獨立電影文化,贏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及金馬獎1998年
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獎,並在亞洲和歐洲屢屢獲獎。

1998年, 劉德華 和他的天幕製作公司出資,陳果完成了他所構思回歸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
《 去年煙花特別多 》,講述一群中年退伍華藉英兵面對九七回歸遭社會遺棄而鋌而走險的故事。

1999年,陳果寫的劇本《 細路祥 》獲得Pusan Promotion Plan Award獎金,他利用這筆獎金
開始製作,稍後獲日本NHK Enterprise 21 Inc注資,並得到United Color of Benetton贊助後
期製作費用,陳果得以順利地完成了他回歸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細路祥》再次選用了業餘演員。

2000年,陳果著手拍攝妓女三部曲的第一部《榴梿飄飄》,這部電影是
香港Golden Network Asia Limited與法國Wild Bunch公司聯合出品,贏得的獎項計有: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劇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和最佳劇本獎,香港
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和最佳電影獎,還獲得了台灣金馬獎最佳電影的殊榮。

陳果於2001年完成的《香港有個荷里活》是妓女三部曲的第二部,

由UK Capital Films, France Movement Pictures, Japan Hakuhodo Inc./ Media Suits
以及 Golden Network Asia Limited 聯合出品,被選為第58屆威尼斯之影展競賽影片,獲得了
第四屆馬尼拉電影節之NETPAC Award ,並於2002台灣金馬獎中獲得十四項提名。

2002年陳果拍攝他的第一部數碼錄影帶影片《人民公廁》,由韓國Korea Digital NEGA,
Nicetop Independent Ltd 及Golden Network Asia Limited聯合出品,獲選出席第59屆威尼斯
、多倫多、溫哥華等影展競賽和觀摩影片。


 
片名:香港有個荷里活 Hollywood Hong Kong
觀看日期:2003/12/07

推薦指數:★★★★

台灣上映:2002/11/30

[發行廠商]:群體影業
[電影分級]:普
[電影類型]:劇情

-------------------------------------------------------------------------------
導演: 陳 果

編劇: 陳 果

陳果於1959年4月15日生於廣州,十歲時與家人移居香港,1979年中學畢業後,在香港電影文化中心修讀了編劇和導演課程,香港電影文化中心是由一群電影人包括徐克、許鞍華、嚴浩等人發起和成立的一家非牟利機構,稍後陳果在中心擔任行政助理,策劃節目編排以及會員活動,還協助設計和教學。

-------------------------------------------------------------------------------
攝影師:柯星沛

曾修讀香港電影文化中心的電影製作課程,後一直從事電影工作至今,參與製作的影片超過二十齣,包括 :《月未老》(1997,攝影指導)、《 香港製造 》 (1996,攝影指導)、《黃飛鴻》電視電影系列 (1996,製作統籌)、《歌者戀歌》 (1986,導演)。近期作品有《漫畫 風 雲》 (2000,導演)、《戀愛起義》 (2002,攝影棚指導)及《香港有個荷里活》(2002,攝影指導)。

-------------------------------------------------------------------------------
造型設計:戴美玲 Jessie Dai

時裝設計畢業,曾參與電影,電視劇,歌手及藝人演唱會及個人造型。參與電影包括:徐克-《刀》,關錦鵬-《有人喜歡藍》,梁柏堅-《野獸之瞳》,陳果-《香港有個荷里活》及現在拍攝的元奎-《夕陽天使》。

-------------------------------------------------------------------------------
原創電影音樂:林華全

自從參加了香港電影文化中心的課程後,與電影結下了不解緣,由攝影小工開始幹起,經歷場記、副導,電影特效指導以致MTV導演等崗位。彈結他,唱民歌,是他自小培養的興趣,重遇陳果導演後,在他的第一部電影《 香港製造 》中,自薦擔任戲中音樂的創作,自始,便開展了電影配樂的工作。

作品包括:

《 香港製造 》 (原創音樂及主題曲)
《 去年煙花特別多 》(原創音樂及主題曲)(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及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音樂及主題曲獎)
《 細路祥 》(原創音樂及主題曲)(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及主題曲獎)
《 榴槤飄飄 》(原創音樂及主題曲)(入圍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主題曲獎)
《香港有個荷里活》(原創音樂及主題曲)
《 戀性世代 》(原創音樂及主題曲)
《走火槍》入圍第39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最佳導演、 最佳原著劇本


-------------------------------------------------------------------------------
原創電影音樂:朱慶祥

朱慶祥,香港土生土長,自15歲便加入音樂行業,為年青一代傑出的saxophone演奏者之一,曾被香港無線電視明珠台邀請參加青年音樂節演奏saxophone。25歲開始製作唱片,並擁有自己的錄音室,曾為多位獨立歌手創作唱片及多間唱片公司製作karaoke。今天更參與電影配樂工作,其中陳果導演的《 細路祥 》更被香港金像獎提名競逐最佳電影音樂。


-------------------------------------------------------------------------------
演員:

周 迅(飾演 東東 / 紅紅 / 芳芳)

中國出生,自小受訓成為舞蹈演員,於1991年被著名導演謝鐵驪發掘開始投身影視演出,1995年, 周迅 在陳凱歌導演的《 風 月》 演小角色以後,1997年當陳凱歌拍《 荊軻刺秦王 》的時候,周迅獲擔演瞎眼女孩這個吃重的角色並為她贏得了贊賞

接著她在中國大陸演出了一系列電視劇《人間四月天》《橘子紅了》使她成為四個全國最受歡迎女演員的其中一員,1998年她主演的《 蘇州河 》在荷蘭鹿特丹電影節得了金虎獎,她還憑此在2000年的巴黎電影節得了最佳女演員獎。

2001年她主演陳果導演的《香港有個荷里活》是她參演的第一部香港電影。2002年 周迅 憑大陸影片《火因雨紅顏》奪得百花影后。


-------------------------------------------------------------------------------
陳英明(飾演朱老闆 )

陳英明1948年出生於美國三藩市的中國移民家庭,他在美國讀大學時主修戲劇,畢業後在好萊塢參加演出了多部電影,最近幾年,陳也經常在香港電影演出,陳在《香港有個荷里活》維肖維妙地演繹了朱老闆的角色。

-------------------------------------------------------------------------------
胡惠文 (飾演呂醫生 )

一九四九年於湖北省黃陂縣出生的我,已經歷了54個春秋.一九九七年赴港, 來港前在大陸從事醫務工作, 一"個偶然的機會有幸參加 “香港有個荷里活” 的拍攝。


-------------------------------------------------------------------------------
黃又南 (飾演黃志強 )

黃又南生於1983年,2000年中學畢業後不久為陳果在街上發掘邀演黃志強一角,此後,他引起了音樂界的注意並且和另一個歌手組成了二人樂隊 ,成為香港樂壇新星。

-------------------------------------------------------------------------------
相關影評:

Natural Born Viewers ("Geeky Marcus") review English



Powered by Blogger